校漂族
【拼音】-
【基本释义】 校漂族 -简介 校漂族指的是指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的人群。他们生活在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就业的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人群。一般大学毕业生们都必须迈出校园,跨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他们以各种理由滞留在学校,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校漂族”。 特征 “校漂族”每天像在校生一样,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在许多高校周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有的是考研落榜的学子,有的是在职人员,有的是辞了职专门回来充电、考研的,这些人大多租住在学校附近,出现在学校的自习室、食堂等地方。他们称自己为“校漂族”。 他们早已完成学业,却仍然漂泊在学校周围,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大多结伴而居,出入在学校的自习室、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充分享受校园的硬件资源;他们摇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未来有些茫然,但又充满期待。 分类 “校漂族”分成四类,认为“校漂族”主要是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不就业派”;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少量是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而因为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离校的“边缘派”则占极少数。 这四大类“校漂”近年来并未出现太大变化,但因为就业不如意或就业后收入不足以在校外养家糊口造成的校漂情况更多,而多数“考研派”也是因为就业方面的原因才选择考研的。 高校态度 各高校对“校漂族”的态度不尽相同,其中一些学校采取积极措施,为他们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申请出国、复习考研、求职择业等不同意向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们早日结束“校漂”生活。 也有高校认为“学生既然毕业,就应该离校,但不会采取强制手段,毕竟这都是自己的学生”。 但有的在校生对于“校漂族”的存在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校漂族”占用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有限资源。“去自习室,这些人比我们还积极,去晚了都没座位,这让我们怎么学?”“校漂族”的出现无形中给学校的住宿、餐饮、保卫工作带来了压力。 调查 上海部分高校进行过一次调查显示,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 “校漂族”,这是个时尚而独特的名词,特指已经毕业了然而还“漂”在学校周围,甚至还天天到学校去“上课”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是考研复习者。 “校漂族”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边缘人”,说明他们既不是在校大学生,又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