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回皖
【拼音】-
【基本释义】 婺源回皖wù yuán huí wǎn 婺源县是徽州传统属县,位于徽州西南方向,北接徽州休宁县,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就是徽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可以说婺源与徽州的关系是子女与母亲的关系,徽州六县(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共同孕育了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纵横明清的商帮----徽商。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祖籍地!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 婺源自建县始一直属于徽州,但在60多年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 1934年6月26日的《皖报》,在第二版左下角,有则标题为《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推选理事监事》消息。《皖报》前身是《民国日报》,创刊于1928年,初是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机关报,1932年改为面向大众读者的《皖报》。这则消息中的“徽属六邑”,是指徽州府下辖的绩溪、歙县、休宁、 黟县、祁门、婺源6县。“旅省同乡会”是指“徽属六邑”旅居省城安庆的同乡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徽商。笔者对这则消息感兴趣,不在同乡会本身,而在于会议讨论的第三个事项,“婺源划归江西本会如何表示案”。 本是“徽属六邑”中的婺源,设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隶歙州。之后虽多次变动,但至清同治时期,仍属安徽省徽州府。1934年春夏之交,国民党政府出于“剿匪”需要,欲将婺源县区划调属江西省。消息传出,婺源本县,徽州本府,安徽本省,一片反对之声。在安庆,300余出席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的代表,也表示出强硬态度。大会做出两条议决:一,由前推代表向省府请愿时连带陈述不能划分理由;二,分电国府中央党部行政院内政部南昌行营力争。 国民政府自然不理会徽属六邑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