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汲水图
【拼音】-
【基本释义】 《巴人汲水图》 - 概述 《巴人汲水图》 徐悲鸿 《巴人汲水图》创下了世界纪录。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中,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写实巨制《巴人汲水图》以3500万元起拍,买家以百万元为阶梯加价,引起竞投热潮。一名买家直接出价6000万元,有人再紧跟叫价7000万元,1分钟之内,价位便跨进亿元“高速路”。 随后,现场以百万元加价,开始竞拍。到1.4亿元时,场内出现新竞争者,现场情绪再次波动。在30余轮竞争后,《巴人汲水图》最终以1.53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额超过1.71亿元。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存世仅两件,除了12月10日拍卖的这一幅外,另一幅补提“静文爱妻保存”,收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巴人汲水图》 - 拍卖历程 十年拍卖三次 身价飙升了上百倍 《巴人汲水图》1999年第一次被拍卖,成交价120万。此次是第三次上拍卖会,十年时间已经飙涨了一百多倍。2010年12月10日的成交价不仅刷新了徐悲鸿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更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新纪录,也创下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这成为继2010年张大千《爱痕湖》、李可染《长征》之后,国内拍卖市场上又一幅近现代书画力作。今春,张大千的《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而半个月前,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的成交价刷新纪录。 《巴人汲水图》 - 创作背景 取景沙坪坝嘉陵江边 画中还能找到徐悲鸿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该作品被公认为徐悲鸿国画创作中现实主义作品的开篇之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府西迁,重庆襟江背岭,成为战时首都,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许多军政界要人和文学、科学、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名人,如郭沫若、冰心、巴金、老舍、臧克家、马寅初、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等云集沙坪坝区,沙坪坝遂成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 徐悲鸿先生从1937年8月,随中央大学迁到重庆,在此度过了10个春秋。可以说,这10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绘制了很多锐意革新的杰作。诸如《巴人汲水图》、《巴之贫妇》、《愚公移山》、《张采芹像》、《洗衣》等。 徐先生来到重庆,映入眼帘的第一道风景线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汉子,他们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担,使他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重庆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为此,徐先生创作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巴人汲水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