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表
【拼音】lì biǎo
【基本释义】 (一)、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立表下漏”。
(二)、立木观测水位。
(三)、春秋末,齐国被晋燕侵伐,景公擢司马穰苴为将军,宠臣庄贾为监军。
【详细解释】
(一)、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二)、立木观测水位。
《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三)、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