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日
【拼音】huì rì
【基本释义】 人死亡之日;忌日。《南史·袁粲传》:“孝建 元年,文帝 讳日,羣臣并於 中兴寺 八关斋。”宋 吕陶《勇烈侯庙》诗:“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明 宋濂《汪文节公神道碑》:“其奉亲也,丁工部公之忧,则三年独处於外,弗御酒肉,每遇讳日,悲慟不自胜。”
【详细解释】
(一)、人死亡之日;忌日。
《南史·袁粲传》:“ 孝建 元年, 文帝 讳日,羣臣并於 中兴寺 八关斋。” 宋 吕陶 《勇烈侯庙》诗:“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 明 宋濂 《汪文节公神道碑》:“其奉亲也,丁工部公之忧,则三年独处於外,弗御酒肉,每遇讳日,悲慟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