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损
【拼音】biǎn sǔn
【基本释义】 贬低损毁
【详细解释】
(一)、贬抑;贬低。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史记·孔子世家》:“ 践土 之会实召 周天子 ,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 河阳 ’: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金史·张通古传》:“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独力捐办御道》:“见 廷桂 ( 黄廷桂 )侃侃议论,不稍贬损。”
(二)、减少;减省。
《周礼·秋官·士师》“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 汉 郑玄 注:“遭飢荒,不明判,国事有所贬损,作权时法也。”《金史·庄献太子传》:“时方多艰,每事当从贬损,吾已放宫人百餘矣,东宫无用者亦宜出之。”
(三)、谓消瘦憔悴。
《北齐书·邢卲传》:“在 兗州 ,有都信云 恕 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