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
【拼音】sú tào
【基本释义】 (一)、习俗上常见的使人感到无聊的礼节。
(二)、陈旧的格调:不落俗套。‖也说俗套子。
【详细解释】
(一)、世俗的习惯和礼节。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元来民间有个俗套,恐怕小儿养不大,常把贱物为名,取其易长的意思,因此每每有‘牛儿’、‘狗儿’之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 余大先生 道:‘ 玉 兄,二十年闻声相思,而今才得一见。我和你只论好弟兄,不必拘这些俗套。’”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七:“ 广聚 还要讲俗套, 老杨 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
(二)、陈旧的格调、程式。
茅盾 《锻炼》二四:“你这房子很幽静,摆设呢,也还不落俗套。” 巴金 《文学的激流永远奔腾》:“在艺术上都不甘于蹈袭旧的俗套,而是努力探索。” 韦君宜 《心中的楷模》:“这两个字用在他身上绝非一般悼文的俗套,正是我心中切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