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
【拼音】qǔ chǐ
【基本释义】 (一)、病,食物残渣在牙缝中发酵,产生酸类,破坏牙齿的釉质,形成空洞,症状是牙疼、牙龈肿胀等。
(二)、患这种病的牙。‖也叫蛀牙,俗称虫牙。
【详细解释】
(一)、蛀齿。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中大夫病龋齿。” 张守节 正义:“《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羊泉》:“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间实积。”
(二)、牙齿外露。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元膺 为人猳喙龋齿,多材艺。”借指石榴裂露其子。 清 吴伟业 《石榴》诗:“ 江 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自注:“ 江 南石榴多裂。”
(三)、见“ 龋齿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