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
【拼音】jiē jí
【基本释义】 (一)、台阶。
(二)、旧指官阶。
(三)、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阶级是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才产生的。其中占有生产资料,自己不劳动,剥削别人劳动成果的,是剥削阶级;没有或只有很少生产资料,自己劳动,劳动成果被剥夺的,是被剥削阶级。
【详细解释】
(一)、台阶。
唐 陆龟蒙 《野庙碑》:“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 茅盾 《子夜》五:“他的专用汽车--装了钢板和新式防弹玻璃的,停在大客厅前的石阶级旁。”
(二)、指尊卑上下的等级。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上下大小,贵贱亲疏,皆有等威,阶级衰杀。”《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踰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阶级之制,不尽涤荡而汎除之,是下级人之苦恼无穷,而人道终无由至极乐也。”
(三)、官的品位、等级。
《旧唐书·高宗纪上》:“佐命功臣子孙及大将军府僚佐已下今见存者,赐阶级有差,量才处分。”
(四)、阶段;段落。
《朱子语类》卷一○三:“然为学自有许多阶级,不可不知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尚书》始於帝典,终乎《周书》,多记帝王君臣之言;文亦递变,由朴而华,由艰深而畅茂;虽古今异説,或多伪託,而文体之阶级,殊井井焉。” 蔡元培 《说民族学》:“比较的民族学是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上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的异同。异的,要考究他们所以不同的缘故……是否因进化阶级上所占的时期不同。”
(五)、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如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