罘罳
【拼音】fú sī
【基本释义】 (一)、也作罦(fú)罳。
(二)、古代设在门外的一种屏风。
(三)、设于屋檐下挡住鸟雀做巢的金属网。罳(sī)。
【详细解释】
(一)、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汉书·文帝纪》:“ 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 夏完淳 《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
(二)、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 胡三省 注:“ 唐 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 汉 宫闕之罘罳也。”
(三)、指室内的屏风。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仲权郎中》:“明日,索浴治具於房,婢以罘罳围之。 吴 曰:‘何用?’曰:‘恐为隙风所搏。’” 明 花梦月 《浣溪沙》词:“一窗日影到罘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