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伏
【拼音】yǐn fú
【基本释义】 隐藏;潜伏:隐伏在黑暗角落里。隐伏着危机。
【详细解释】
(一)、潜伏;隐藏。
《易·说卦》:“坎为水,为沟瀆,为隐伏。” 孔颖达 疏:“为隐伏,取其水藏地中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然川流隐伏,卒难详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穽万端,由斯隐伏。” 郭小川 《秋歌》:“喝杯生活的浓酒吧,再度激起久久隐伏的革命豪情。”
(二)、隐瞒;隐讳。
《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
(三)、隐遁;隐居。
《荀子·成相》:“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墨 术行。”《汉书·董仲舒传》:“ 桀 紂 暴谩,谗贼并进,贤知隐伏,恶日显,国日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圣别》:“常好笑君家深山隐伏,也只为全身逃名远辱。”
(四)、指隐居的人。
唐 宋若昭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兇。”
(五)、指隐藏着的事物。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出地则养长华实,发扬隐伏,宣盛阳之德。”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秘阁张公墓志铭》:“摘发隐伏,照了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