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拘
【拼音】zì jū
【基本释义】 (一)、拘囚自己。《左传·宣公四年》:“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復命,而自拘於司败。”《韩诗外传》卷二:“晋文公 使 李离 为理,过听杀人,自拘於廷,请死於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其后 吴 令 孟宗 丧母奔赴,已而自拘於 武昌 以听刑。”
(二)、束缚自己;局限自己。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金 元好问《闲闲公墓铭》:“大概公之文,出於义理之学,故长於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详细解释】
(一)、拘囚自己。
《左传·宣公四年》:“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復命,而自拘於司败。”《韩诗外传》卷二:“ 晋文公 使 李离 为理,过听杀人,自拘於廷,请死於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其后 吴 令 孟宗 丧母奔赴,已而自拘於 武昌 以听刑。”
(二)、束缚自己;局限自己。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金 元好问 《闲闲公墓铭》:“大概公之文,出於义理之学,故长於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