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
【拼音】shǒu tǔ
【基本释义】 保卫领土:守土有责。
【详细解释】
(一)、守卫疆土。亦指地方官掌治其所辖区域。
《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 孔 传:“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天下初定,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为天子守土,故称监。”《明史·忠义传三·党还醇》:“吾守土之吏也。” 清 黄景仁 《邓家坟写望》诗:“颇闻守土责,宜备 淮 涡 神。”
(二)、指地方官。
唐 韩愈 《袁州祭神文》之一:“若守土有罪,宜被疾殃於其身;百姓可哀,宜蒙恩閔,以时赐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督师望风溃散,守土先期逸遁。”
(三)、 晋 代为受封而未到所封之国的王侯设置的护卫部队。
《晋书·职官志》:“其未之国者,大国置守土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郡侯县公亦如小国制度。”
(四)、犹居住。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表胜庵》:“炉峯石屋,为 一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